摘要:“六個堅持”蘊含誰主導改革、為誰改革、改革什么、如何改革等問題的答案。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提請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文件。會議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貫徹黨的全面領導、以人民為中心、守正創新、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全面依法治國、系統觀念六大原則。從具體表述看,“六個堅持”蘊含誰主導改革、為誰改革、改革什么、如何改革等問題的答案,反映出我們黨對如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已經思考成熟。
“六個堅持”是完整統一的整體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全面深化改革不僅需要勇于探索和科學創新的精神,更需要知難而上和壯士斷腕的勇氣。從“六個堅持”中可以看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對過去改革經驗的制度化提煉和推廣,又是緊扣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對改革重點的再設計、對改革難點的新突破。
在“六個堅持”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清晰指明改革必須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中國共產黨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堅強領導核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刻揭示改革的動力來源及其目的與歸宿,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深化改革工作上的具體體現;堅持守正創新,科學確立改革的邊界和標準,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同時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和其他各方面創新,對于不該改、不能改的絕不改,對于需要改、應當改的堅決改;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充分闡釋改革是一場關于體制、機制、規則的建設、完善和創新的過程,要時刻遵守改革設計、謀劃和執行中的制度化規范;堅持全面依法治國,要求改革必須在法治軌道上實施,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堅持系統觀念,彰顯正確改革方法論的重要性,必須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綜合來看,“六個堅持”是一個完整統一的整體,只有同時滿足“六個堅持”要求,才能夠保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來看,“六個堅持”是黨中央精準研判錯綜復雜形勢后,根據中國國情對改革提出的科學而嚴謹的具體要求,是中國共產黨人經過長期探索發展出來的一套指導中國改革實踐的原則體系,既表現為行動推進的具體要求,又蘊含了理解認知的思辨邏輯。
正確理解改革的“四重邏輯”
從“六個堅持”中可以提煉出正確理解中國改革的“四重邏輯”,即正確立場邏輯、歷史經驗邏輯、動態辯證邏輯和開放發展邏輯,這是高效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和依據。
所謂正確立場邏輯,就是要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上判定改革思路是否正確,決不能以改革之名行違背社會主義制度之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能籠統地說中國改革在某個方面滯后,“在某些方面、某個時期,快一點、慢一點是有的,但總體上不存在中國改革哪些方面改了,哪些方面沒有改。問題的實質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堅持正確立場邏輯,就是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所謂歷史經驗邏輯,就是要從中國共產黨推動國家現代化的總體進程中思考不同發展時期改革思路、改革內容、改革重點的連續性,找到當下薄弱環節以及應該集中突破的改革重點,絕不能用現在的問題否定過去的改革成就。尤其是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更好指導實踐。
所謂動態辯證邏輯,就是要把對改革成效的評價與世情國情黨情變化結合起來,不能把改革看作是一勞永逸之事。事實上,改革是一個持續的歷史進程,每一個特定歷史時期和發展階段所面臨的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同的,改革的側重點自然也會發生變化,需要根據變化對相關部署舉措進行調整。
所謂開放發展邏輯,就是要從全球化發展的空間方位中探尋改革深化的邊界。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中國高質量發展面臨許多困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僅僅是為了中國自身發展,而是要在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思考如何促進中國與世界的協同發展。為此,我們要繼續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加大自貿試驗區改革力度,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從而更好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
來源:上觀新聞,2024-07-13
作者:胡曉鵬,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